您的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产品知识 > 羊毛与丙纶混纺赛络纺纱生产实践

羊毛与丙纶混纺赛络纺纱生产实践

发布时间小图标发布时间:2023-12-08 08:59 更新时间小图标更新时间:2023-12-09 11:02 作者小图标作者:河南承源机械有限公司

羊毛具有弹性好、吸湿性强、保暖性好、不易污染、光泽柔和等特点。丙纶具有强度高、耐腐蚀性好、保暖性强等特点。使用60%羊毛与40%丙纶进行混合纺纱,可以使纤维性质优势互补,生产出高档衣袜首选纱线。

1

原料的规格选用

羊毛细度3100-3700公支,长度16-40mm,断裂强度2.3cN/dtex,回潮率10.55%;丙纶纤维细度1.33dtex,长度38mm,强力5.2cN/tex,回潮率0.2%。

2

原料预处理及混合方法

羊毛纤维偏粗、整齐度差,生产前需喷洒抗静电剂、和毛油进行预处理,以增加其可纺性,分别用1.2%的抗静电剂溶液、0.6%的和毛油溶液喷洒后焖置24小时待用。先按要求的干重比例将焖置好的羊毛与丙纶散纤进行初混,再进行2次和毛混合,混合后的原料回潮率控制在12-14%之间,为了防止原料水分散失,在清花工序的棉卷需用塑料布包严,各工序保持偏高的湿度。

3

纺纱工艺流程

清花 A002 → A006BS → FA034B → A036BS →

A092AS → A076C → A186D梳棉机→ A272F并条机 (三道)→ JWF1425 型粗纱机 → FA502 细纱机 →AC338 自络。

4

各工序主要工艺配置及技术措施

4.1 开清棉工序

▲▲▲

清花掌握“多松少打、多梳少落、精细抓取、偏低速度”的工艺原则。由于羊毛与丙纶两种纤维的可纺性及回潮率相差较大,要采用2次和毛方式混棉,以加强原料混合的均匀性。选用梳针打手减少对纤维的损伤,由于羊毛抱合力较差,在成卷时嵌入5根丙纶粗纱条,减少棉卷退卷时的粘层现象。备用卷全部用塑料布包好,防止水分散失,生产时做到先做先用。主要工艺配置:抓棉打手转速740r/min,A092转速540r/min,尘棒间距12mm,棉卷罗拉速度12r/min,设计米重400g/m,棉卷长度32.4m。

4.2 梳棉工序

▲▲▲

梳棉掌握“多梳、少打、少落、低速、快转移”的工艺原则。羊毛价格较高,强力偏低,因此要降低刺辊、锡林、道夫的速度,给面板抬高3mm,减少纤维损伤。工艺配置:锡林300r/min,刺辊780r/min,道夫18r/min。加装皮圈导棉器,以利于棉网输出,设计生条定量20g/5m,生条棉结控制在2粒/g以内,相对湿度60-65%。

4.3 并条工序

▲▲▲

为了保证纤维混合的均匀性,采用三道并条,针对生产时会出现烂条、堵圈条盘的现象,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2-66%之间,降低并条车速,胶辊采用大漆处理,增加其抗缠绕性。具体参数:末道定量12.0g/5m,罗拉表面距15×20mm,前罗拉速度1065转/分。

4.5 粗纱工序

▲▲▲

由于羊毛强力相对偏低,粗纱工序应遵循“低速度、偏大定量、重加压”的工艺原则。JWF1425型粗纱采用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,对纤维运动的控制能力较好。调整好粗纱张力,以减少意外牵伸,减少前后排粗纱伸长差异,相对湿度控制在60-65%,车速偏低掌握。主要工艺配置:设计定量3.0g/10m,设计捻系数78,前罗拉速度200转/分,罗拉表面距26.5×31mm。

4.6 细纱工序

▲▲▲

羊毛与丙纶混纺赛络纺纱线在纺纱过程中易产生细节,造成断头偏多,影响成纱指标。采用较大的捻度数,合理选用纲领和钢丝圈,严格控制钢丝圈使用周期,采用硬度偏大的WRC-975型免处理胶辊,直径29mm,前冲3mm,降低纤维缠绕现象。主要工艺配置:设计捻系数330,前罗拉速度159转/分,锭速8565转/分。

4.7 络筒工序

▲▲▲

自动络筒机车速掌握在900m/min为宜,以减少纱线细节,控制毛羽增长率,逐锭调整接头质量,确保接头效果,保证捻接强力不低于原纱强力的75%。自络门限设定:短粗:ф2.8×L1.6cm,长粗节:ф2.2×L40cm,细节:ф-30×L8cm,棉结设定为ф6,络筒前后的纱线质量对比见表2。

结 语

羊毛与丙纶纤维混纺纱由于纤维的抱合力差、刚性差异大,各工序速度均应偏低掌握,温湿度偏高控制,细纱后区牵伸偏小控制,才能保证各工序的顺利生产。

声明: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文中陈述的文字、数据及图片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,请读者自行核实;若有谬误或侵权现象,请与本站后台及时联系。

来源:化纤头条、棉纺织技术、小艾服装圈观察

原创声明原创文章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“本文首发于www.henanchengyuan.com网站”

相关新闻

河南承源机械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   全国销售热线:15839155688